教育推廣
新銳設計 星光再現 37TH YOUNG DESIGNERS' EXHIBITION
第 37 屆新一代設計展 成果備受肯定
聯華神通產學合作 再奪殊榮綻光芒
經濟部工業局推動「新一代設計產學合作專案」已邁入第 4 年,今年育秀基金會再度以「聯華神通集團」企業冠名參與,以「智惠明天」為題,與仁寶電腦、長虹教育基金會、台灣日立、三陽工業、浩漢設計、翔鑫堡工業、瀚荃、高林、天毅與台灣創意設計中心共 11 家企業及單位一同參與出題,作品範圍跨足物聯生活、智能輔具、創新空調設計、兒童教具及銀髮族產品等,共遴選出 39 組學生團隊、102 名學生參與。
自去(2017)年6 月北中南說明會開跑,育秀教育基金會邀請集團內外業師,包含神基科技蔣政宏經理、資深專案經理洪鼎岳、鄭世暉設計師;神達電腦楊慰祖經理、張沛能資深經理、郭瑞元資深設計師;神通資科李瑞男協理、李重德經理;聯宿科技陳兆彬總經理;神映數位科技陳映孜總經理及 hTC VR Design Director 韋長華處長等人親臨指導,歷經多場趨勢、技術及經驗交流,3 次審查,最終指導的5組產學團隊成果受到主辦單位經濟部工業局及執行單位台灣創意設計中心的肯定。
今年為提升設計院校學生及其作品之能見度,經濟部工業局、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及文化部文化資產局首度聯手合作,將五月定為「新銳設計月」,串連台北「新一代設計展」、高雄「放視大賞」、台中「A+ 創意季」三大展,並於 5 月 9 日假松山文創園區辦啟動記者會,產學指導銅獎團隊,實踐大學「燒燙傷居家復健智慧系統」被選為其中的代表作品,爭取媒體曝光的機會。
而獲得產學指導金獎作品「鳥去冬藏」,也在聯展中再度拿下 A+ 創意季創意大賞,首獎的殊榮。競賽難免有遺珠,「Fire-V 未來城市消防無人載具」評審團認為在概念產品上是非常大膽創新的設計,雖離產品化尚有一段距離,但對於團隊作出的模型給予高度的肯定,並希望有機會可邀請團隊至企業進行實習。
此次新一代設計展(5/25∼ 5/28),最令人驚喜的是蔡英文總統以實際行動鼓勵同學的創意能量與對設計的熱情,於展期最後一天親臨參觀,亦是 37 年來首位前往參訪的總統。聯華神通集團指導的南臺科技大學產學作品「Armature-AR 智能復健義肢」,被主辦單位選為「跨領域整合設計區」唯二向總統展出說明的作品,總統不僅仔細了解復健義肢對患者的幫助,也實際操作遊戲軟體進行互動體驗,對於 AR 遊戲復健療法的創新產品也讚譽有加,肯定同學們以遊戲方式提高復健患者使用意願的巧思。
作品得獎 脫穎過程殊不易
業師指導 奪獎加分添助益
-
金獎
鳥去冬藏因為家中長輩從事耕作才有此發想。我們觀察到目前市面上很少人為農業的應用設計,特別是針對「鳥害」這一塊,不像灌溉耕作有「自動化」的機械可以解決問題。在一次的農業創客營中,我們發現很多農友都認為「鳥害」是最迫切想解決的問題。
我們在期中評審中不斷被質疑,像是成本、電力、設備安全、線路⋯等因素,因為採用影像辨識屬於先進科技,故成本較難降低,只好強化產品本身的市場性。在幾次的展出和競賽中,我們也接受許多方的建議,像是擴大應用範圍如:車站、廟宇、機場、魚塭⋯等,屏科大的校長也曾提及因學校有台灣獼猴,若能驅趕猴子將可提升產品的價值,對此也強化防制禽流感等應用領域。
雖然在研究過程中我們發現荷蘭已有公司提出類似的想法,但他們並未運用「鏡面擴散」原理,從點變成面,這是兩者的差異,因此我們將市場擴大,並找到獨特性,最後才能得到評審的青睞。
-
銀獎
Armature-AR 智能復健義肢此項設計起源是因最初在老師那邊有名患者(合作對象)有義肢的需求,且我們對這個議題也很有興趣,希望做完可以真正的幫助到這位使用者。
而在產學期間聯華神通集團給我們的企業指導業師,就如同增加了很多位老師,但和學校老師提供的指導面向又有所不同,不只是如何做好作品,業師們給予更多不同的管道和想法,如:生產、更新的技術以及 AR的應用,讓我們去執行我們的創意。
同時我們的作品也與過去學校概念化的產品不同,是開發於長期使用,所以「實用性」的評估很重要,加上也涉及專業的復健及療效,所以業界的指導讓我們加強了這些部份。
此作品也同時也入圍了 Red Dot Award 仿生學及服務項目,定位在居家復健,但未來仍希望可以擴大應用場域至醫院,提供給醫生及復健師,評估患者使用的成果,期望患者可以透過遊戲的方式達到復健的效果。 -
銅獎
燒燙傷居家復健智慧系統八仙塵爆事件的發生,讓我們注意到其實燒燙傷者需要花很長的時間才能夠緩慢地復元,因此萌生出想要設計一套系統,幫助他們能夠舒適方便地渡過人生中最黑暗的時期;即便是在居家環境中,燒燙傷者個人也能以單手操作的形式,進行準確且有效率的復健、軟體操作、穿脫及電池的更換。
在設計的過程中,軟體的部份其實對我們而言比較有難度,因為學校並沒有提供這部份的教學。透過此次與聯華神通集團產學合作的機會,不但協助我們對於軟體設計有更多的了解,也使原本偏向概念化的產品變得更佳完善。
當然在產學的過程中,業師也會不斷要求我們思考產品軟硬體實際的成效及可行性,雖然目前沒有對展品有後續的規劃,但我們仍希望這套系統未來有機會可以協助燒燙傷患者達到居家復健的效果。